作為父母,總是想把最好的給到孩子,包括保險。孩子的保險就像金字塔,要先做好底層保障。
那適合孩子的底層保障應該是什么樣呢?
底層保障一:
醫保、意外險、重疾險、醫療險
1.醫保,必備
無論少兒醫保還是成人醫保,不僅保障全面、價格低廉、可以帶病投保,是一項國家福利性保障。
醫保有限制,很多藥物和進口器材是不報的,需要商業保險來補充。
2.意外險,剛需
意外傷害是影響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問題;比如嬰幼兒有窒息、墜床等風險。
原保監會對未成年人死亡保額的規定:10周歲以下最高20萬,10-18周歲以下最高50萬。
3.重疾險,按經濟能力配置
兒童惡性腫瘤中常見有白血病、腦瘤、淋巴瘤等。
根據家庭的經濟狀況購買:如果經濟條件允許,可以選擇終身型的;如果能力有限,先買定期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4.醫療險,建議「風險自留」
嬰幼兒最常見的是一些感冒發燒類的小病,花費少但頻率高。購買保險,最好帶有門急診、住院等保障責任的。
但有這類保障的保險,一般價格都不便宜。建議醫保報銷+風險自留。
底層保障二:
對孩子負責,家庭「經濟支柱」要優先保障。
只有把自己的保障做齊全,即使哪天不幸倒下了,也因為有充足保障讓家庭盡可能地正常地運作。
總結起來:先做好底層保障,先保大人再保小孩。